本帖最後由 心海泛舟 於 2016-6-2 10:30 編輯 貢川,一個光陰積累的古鎮。邁開腳步的每一刻,都像漫步在歷史時空。芳草萋萋,流水潺潺,這裏的每寸土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述着歲月滄桑。 會清橋 會清橋,建於明末清初,橫跨胡貢溪,在沙溪與胡貢溪交匯處,胡貢溪渾濁,沙溪清澈,交會處涇渭分明,故稱會清橋。 充斥着歲月滄桑的石板,高低不平,記不清多少孩童嬉鬧而過,認不得多少老者蹣跚踱過,它依舊承載着歲月的重擔,伸向遠方。 健談的老者,背靠着橋欄,回憶着兒時的模樣,談笑風聲。彷彿兒時的笑聲依舊響徹耳旁,只是時光已隨着橋下的流水,一去不復返。 關於傳承,文字是最好的載體,人們總把記憶刻在最美的地方。長長的橫樑記載着長長的歲月,長長的歲月流傳着長長的故事。 關於信仰,人們喜歡用圖騰和香火來侍奉。反省着已發生的過去,祈求着平安的未來。 雨中,大手牽小手,一起走過石橋是人生最曼妙的風景。 廊橋的長凳,靜靜躺在時光的搖籃裏;雨水從板縫滴落,積聚,每一次的滴落都蕩起陣陣漣猗。 時代的印跡,用火紅寫在木板上,完全模糊了亢奮的思想。就像滴落的水珠一樣,完全淹沒在歲月的長河裏。 貢川古鎮 古鎮,展現在面前更多的是破敗,許多老屋已不再住人,堆滿雜物的堂前屋後已經沒有曾經的風光。雨,依舊沖刷着一切,沖刷着歲月留下的痕跡。 雜草叢生的牆頭巷尾,圈養着家禽。動物們躲在屋檐下,躲避突如其來的一場夏雨。 歷史,在這一片天空慢慢沉澱,爬滿牆角的藤類植物,默默地守護着淡然歲月。 老屋前堆滿了木頭,堆滿了生活的喜怒衰樂,摩托車運送着來往的幸福與嚮往;透過小窗可以望見屋頂的雜草,檐角的圖案歷盡風雨依舊精緻。 一根繩子,維繫着油鹽醬醋,一堆柴火,講述着萬家燈火,人間炊煙。
貢川古鎮 貢川鎮古名“貢堡”,位於距永安桃源洞風景區10公里處的貢川鎮,是福建省現存最完整的古鎮之一。鎮內古城牆至今保留較好,它建於明嘉靖年間,長2000多米,高79米。明末城堡內建有書院,藏書十萬冊。城堡外有建於明末清初,造型別致的會清橋。 貢川從古到今走出過許多文人名士,文物保護單位很多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:古城牆、會清橋、筍幫公棧;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十餘處,有正順廟、陳氏大宗祠、古井、李寶峻故居等。貢川歷史悠久,人文之風濃厚。貢川早在唐代就已建鎮,文脈傳承一千多年。宋朝以來名人輩出,盛極一時,陳姓家族享有“一門雙理學,九子十登科”的美譽。明清兩代,更是進士、舉人、貢生迭出。
公眾號名稱:心海驛站(xhyz01) 個人QQ/微信:23100366 戳上面的二維碼或手機掃描,關注心海,謝謝! |